寄尤文度 其二
寄尤文度 其二朗读三年别帝京,归卧阖闾城。
贫病疏朋友,艰难倚弟兄。
香焚瓦鼎细,寒拥纸屏清。
自有床头易,时时畅道情。
摘要
杨士奇的《寄尤文度·其二》是明代台阁体诗歌的代表作之一。此诗创作于永乐至宣德年间,当时杨士奇身居内阁要职,政局相对稳定。诗中通过"太平无事日""共醉菊花杯"等闲适意象,抒发了对政通人和的欣慰之情,同时以"更约看花来"的邀约,表达了对友人尤文度的真挚情谊。全诗语言雍容平正,典型体现了台阁体歌颂升平、倡导雅趣的特点,虽被后世批评缺乏深刻内涵,却真实反映了明初盛世文臣的审美趣味与交际风貌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五言诗以深沉内敛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境况。首联"三年别帝京"点明远离权力中心的时空距离,"归卧"二字尽显倦怠之意。颔联道出贫病交加的现实困境,唯兄弟情谊可依。颈联"香焚瓦鼎"与"寒拥纸屏"形成巧妙的冷暖对照,细笔勾勒出清贫而雅致的生活图景。尾联"床头易"暗用周易典故,将物质匮乏与精神富足形成强烈反差。全诗在平实的叙述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,展现了传统士大夫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,语言朴素却意境深远。

杨士奇(1366~1444),明代大臣、学者,名寓,字士奇,以字行,号东里,谥文贞,汉族,江西泰和(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)人。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,兼兵部尚书,历五朝,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,首辅二十一年。与杨荣、杨溥同辅政,并称“三杨”,因其居地所处,时人称之为“西杨”。“三杨”中,杨士奇以“学行”见长,先后担任《明太宗实录》、《明仁宗实录》、《明宣宗实录》总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