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庸关 其一
居庸关 其一朗读居庸突兀倚青天,一涧泉流鸟道悬。
终古戍兵烦下口,本朝陵寝托雄边。
车穿褊峡鸣禽里,烽点重冈落雁前。
燕代经过多感慨,不关游子思风烟。
摘要
顾炎武的《居庸关 其一》是他创作于明末清初时期的一首诗歌。顾炎武作为著名思想家和爱国诗人,在明朝灭亡后游历各地,此诗可能写于他考察北方地理时。诗中描绘居庸关的险峻地势和历史沧桑,通过这一战略要隘,抒发对故国明朝的深切哀思与亡国之痛,表达强烈的民族气节和复兴中华的呼唤。全篇语言雄浑,情感真挚,体现了顾炎武的忠贞情怀,被后世视为爱国主义诗歌的典范,激励了无数后人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居庸关的雄伟险峻与历史沧桑。首联以"突兀倚青天"展现关隘之高峻,"鸟道悬"凸显地势之险要。颔联由自然转入人文,"终古戍兵"与"本朝陵寝"道出此地悠久的军事意义。颈联"车穿褊峡"与"烽点重冈"形成时空交错,既有现实车马穿行,又有历史烽烟记忆。尾联"燕代经过多感慨"点明怀古之情,而"不关游子思风烟"则巧妙否定传统羁旅愁思,突出历史厚重感。全诗意象壮阔,情感深沉,体现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独特感悟。

顾炎武(1613.7.15-1682.2.15),汉族,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(今江苏省昆山市)千灯镇人,本名绛,乳名藩汉,别名继坤、圭年,字忠清、宁人,亦自署蒋山佣;南都败后,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,改名炎武。因故居旁有亭林湖,学者尊为亭林先生。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、经学家、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,与黄宗羲、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“三大儒”。其主要作品有《日知录》、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、《肇域志》、《音学五书》、《韵补正》、《古音表》、《诗本音》、《唐韵正》、《音论》、《金石文字记》、《亭林诗文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