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陈廷器通政
送陈廷器通政朗读公材士行总推贤,宪府儒宫近屡迁。
共识丹心明白日,也应华发叹流年。
芙蓉浦溆秋风后,鸿雁汀洲夕照前。
此地相逢又相送,交情长为别离牵。
摘要
《送陈廷器通政》是明代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杨士奇所作的一首送别诗。此诗创作于友人陈廷器调任南京通政使之际。诗中“石头城下春水流,离亭杨柳系行舟”以南京景物起兴,描绘了长江畔的离别场景;“可怜兄弟日相远,鸿雁南飞添我愁”则直抒胸臆,既表达了对同僚挚友远行的不舍,又以“兄弟”相称彰显了深厚情谊,更借南飞鸿雁寄托绵长思念。全诗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深沉,在平实的叙述中蕴含着对仕途奔波者的深切关怀,体现了明代台阁体诗歌雅正温厚的典型风格。作为明初重臣,杨士奇此作虽无激烈言辞,却通过含蓄蕴藉的笔触,生动展现了士大夫之间惺惺相惜的情谊与宦海浮沉的感慨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惆怅与友情的真挚。首联以“公材士行”起笔,赞颂友人德行才学,暗含对其仕途迁升的欣慰。颔联“丹心明白日”与“华发叹流年”形成鲜明对比,既见赤诚丹心,又流露岁月流逝之叹。颈联转写景致,“芙蓉浦溆”“鸿雁汀洲”在秋风夕照中更添萧瑟,烘托离情。尾联直抒胸臆,“相逢又相送”道尽聚散无常,“交情长为别离牵”则见情谊之深厚。全诗虚实相生,情景交融,语言凝练而意蕴悠长,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聚散的深刻体悟。

杨士奇(1366~1444),明代大臣、学者,名寓,字士奇,以字行,号东里,谥文贞,汉族,江西泰和(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)人。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,兼兵部尚书,历五朝,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,首辅二十一年。与杨荣、杨溥同辅政,并称“三杨”,因其居地所处,时人称之为“西杨”。“三杨”中,杨士奇以“学行”见长,先后担任《明太宗实录》、《明仁宗实录》、《明宣宗实录》总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