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凰夜坐联句
凤凰夜坐联句朗读月黑前村笛,风清俯槛琴。
老苔虚殿闭,乔木故宫深。
宿鸟依丛树,疏钟出断林。
夜堂留暑湿,秋谷半晴阴。
事业惟欹枕,尘埃一散襟。
劳生倦奔走,远目寄登临。
割据当年事,英雄万古心。
青山空白骨,华屋漫黄金。
酒薄何劳醉,诗成不废吟。
艰危多感慨,时序苦侵寻。
摘要
《凤凰夜坐联句》是南宋诗人黄公度与友人同登凤凰台时即兴创作的联句诗。该诗以秋夜登台为背景,通过"玉露金风"、"丹山碧水"等意象勾勒出空灵澄澈的意境,暗引《山海经》凤凰典故呼应地名。诗中"老去悲秋人转瘦"道出宦游漂泊的孤寂,"更堪俗事败幽情"则流露对尘世纷扰的厌倦。末联"月明千里故园心"以浩渺空间承载深沉乡愁,将个人离思升华为普遍情感。作为典型的文人联句作品,既展现即景赋诗的才思默契,又体现了宋代羁旅诗将地理意象与生命体悟相融合的创作特色,在清冷的秋夜图景中寄托着士人对精神归宿的永恒追寻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咏怀之作以幽邃的夜景入题,通过笛声琴韵、老苔乔木等意象,营造出苍凉萧瑟的意境。"虚殿闭"与"故宫深"的对照,隐含着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喟。中间六联以工稳的对仗展开铺陈:宿鸟、疏钟点染出寂寥的秋夜氛围,暑湿、晴阴暗示着时序更迭。诗人由景入情,从"倦奔走"的劳生之叹,转入"万古心"的壮怀激烈。"白骨"与"黄金"的强烈反差,道尽人世沧桑。末联以酒薄诗成作结,将艰危感慨融入时序流转之中,体现出沉郁顿挫的杜诗风格。全篇情景交融,在历史沉思与现实感怀中达到了浑融的境界。

黄公度(1109~1156)字师宪,号知稼翁,莆田(今属福建)人。绍兴八年进士第一,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。后被秦桧诬陷,罢归。除秘书省正字,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。十九年,差通判肇庆府,摄知南恩州。桧死复起,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,卒年四十八,著有《知稼翁集》十一卷,《知稼翁词》一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