懒放二首,呈刘梦得、吴方之
懒放二首,呈刘梦得、吴方之朗读青衣报平旦,呼我起盥栉。
今早天气寒,郎君应不出。
又无宾客至,何以销闲日。
已向微阳前,暖酒开诗帙。
朝怜一床日,暮爱一炉火。
床暖日高眠,炉温夜深坐。
雀罗门懒出,鹤发头慵裹。
除却刘与吴,何人来问我。
摘要
白居易的《懒放二首,呈刘梦得、吴方之》是其晚年闲居洛阳时写给友人刘禹锡(字梦得)和吴方之的诗作。诗中描绘了诗人冬日慵懒闲适的生活场景:“青毡帐暖喜微雪,红地炉深宜早寒”,在温暖的毡帐和炉火旁安然自处。核心思想是表达对远离政治纷扰、享受身心自由的满足与自得,“心适复何为?一庵潇洒闲”,流露出放下俗务、随性而安的豁达心境。这两首诗体现了白居易后期诗歌中典型的“闲适”风格,语言平易自然,通过日常细节展现其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。作为其晚年生活哲学的写照,它们虽无重大历史事件背景,却因其真切的生活气息和超脱的智慧,成为理解白居易思想转变的重要篇章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冬日闲居的慵懒生活。起句"青衣报平旦"便勾勒出一幅清早的图景,侍女呼唤主人起床的细节尤为生动。"今早天气寒"四句直白地交代了不出门的缘由,转而写独处的乐趣。"暖酒开诗帙"一句将冬日饮酒读书的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后四句更以"一床日"、"一炉火"的意象反复咏叹,尽显诗人安于寂寞、自得其乐的情怀。末句"除却刘与吴"二句,既见诗人交友之慎,又暗含几分落寞。全诗语言朴素自然,白描之中见真趣,将冬日闲居的惬意与孤独巧妙地糅合在一起。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