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轩小饮呈坐中
东轩小饮呈坐中朗读二年委质繫官次,一日偷眼看青山。
念随薄禄困垂首,似见故人羞满颜。
及门幸得二三友,把酒能共顷刻闲。
海鱼腥咸聊复进,野果酸涩谁能删。
谈剧清风生麈柄,气酣落日解带镮。
瑰材壮志皆可喜,自笑我拙何由攀。
高情坐使鄙吝去,病体顿觉神明还。
简书皇皇奔走地,管库碌碌尘埃间。
功名难合若捕影,日月遽易如循环。
不如饮酒不知厌,欲罢更起相牵扳。
摘要
《东轩小饮呈坐中》是北宋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。此诗大约作于其外放地方官期间,记录了与友人在书斋“东轩”宴饮的场景,展现了宋代文人雅集的典型风貌。诗中细腻描绘了筵席间的清雅氛围——“更作茶瓯清绝梦”,以品茶、赏景等闲适活动,寄寓了诗人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。后四句借物抒怀,“高松”的孤直、“弱柳”的柔韧暗喻士人品格,而“世味唯须诗遣送”一句,则直白点出在宦海沉浮中,唯有诗歌创作能排遣世情冷暖带来的怅惘,流露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。全诗语言清丽流畅,既有宴饮之乐的生动摹写,又蕴含深沉的人生哲思,是体现曾巩诗歌清雅风骨与宋代士大夫精神追求的代表作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七言古诗以自嘲豁达的笔调,刻画了官场沉浮中的文人形象。开篇"委质繫官"与"偷眼看山"的对比,道出仕途困顿与山水之思的矛盾。中间"把酒顷刻闲"至"气酣落日"六句,写与友人畅饮的酣畅淋漓,清风麈柄间尽显名士风流。"功名捕影"的比喻精警,点破官场虚幻本质。结尾"不如饮酒"的直白宣言,既是无奈的自解,亦是对自由的向往。全诗在自嘲中见真性情,于放达处显风骨,语言质朴而意蕴深沉,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精神气质与生活态度。

曾巩(1019年9月30日-1083年4月30日,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-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),字子固,世称“南丰先生”。汉族,建昌南丰(今属江西)人,后居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西)。曾致尧之孙,曾易占之子。嘉祐二年(1057)进士。北宋政治家、散文家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为“南丰七曾”(曾巩、曾肇、曾布、曾纡、曾纮、曾协、曾敦)之一。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