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和马图
再和马图朗读我年十五游关西,当时惟拣恶马骑。
华州城西铁骢马,勇士十人不可羁。
牵来当庭立不定,两足人立迎风嘶。
我心壮此宁复畏,抚鞍蹑镫乘以驰。
长衢大呼人四走,腰稳如植身如飞。
桥边争道挽不止,侧身逼坠壕中泥。
悬空十丈才一掷,我手失辔犹攒蹄。
回头一跃已在岸,但见满道人嗟咨。
关中地平草木短,尽日散漫游忘归。
驱驰宁复受鞭策,进止自与人心齐。
尔来十年我南走,此马嗟嗟入谁手。
楚乡水国地卑污,人尽乘船马如狗。
我心未老身已衰,梦寐时时犹见之。
想图思画忽有感,况复慷慨吟公诗。
达人遇境贵不惑,世有尤物常难得。
宁能使我即无情,搔首长歌还叹息。
摘要
张耒的《再和马图》是一首借马抒怀的七言律诗。元祐年间,张耒在汴京与苏轼、李公麟等文人交游,李公麟曾绘《三马图》并邀苏轼题诗。张耒此诗为唱和之作,以皇家天厩中的神骏为意象,开篇"我年十五游关西,当时惟拣恶马骑"追忆少年豪情,后转入对画中马的赞叹:"龙媒神种世岂无,满眼千金不须顾"。诗人表面咏马,实则寄托抱负,尾联"何时得似扬州鹤,万里乘风溯寥廓"更流露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。此诗将雄健的意象与深沉的人生感慨相融合,在宋代题画诗中独具风骨,展现了张耒豪放与沉郁并存的诗风特点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诗以豪放奔放的笔调,描绘了诗人少年时骑乘烈马的壮举,展现了青春无畏的气概。开篇以"我年十五游关西"直入主题,通过"两足人立迎风嘶"的生动描写,将烈马桀骜不驯的形象跃然纸上。诗人用"腰稳如植身如飞"展现了高超骑术,"悬空十丈才一掷"的惊险场面更显其胆识过人。后段转入对逝去年华的追忆,"梦寐时时犹见之"道出对往昔豪情的深切怀念。全诗以骏马为喻,既是对青春激情的讴歌,也暗含对人生际遇的感慨。诗人最后以"搔首长歌还叹息"作结,将豪放与惆怅交织,形成强烈的情感张力。

北宋文学家,擅长诗词,为苏门四学士之一。《全宋词》《全宋诗》中有他的多篇作品。早年游学于陈,学官苏辙重爱,从学于苏轼,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,汪洋澹泊。其诗学白居易、张籍,如:《田家》《海州道中》《输麦行》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,风格平易晓畅。著作有《柯山集》五十卷、《拾遗》十二卷、《续拾遗》一卷。《宋史》卷四四四有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