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至湘洲望南岳诗

至湘洲望南岳诗朗读
出自南北朝吴均的诗词

重波沦且直,连山纠复纷。

鸟飞不复见,风声犹可闻。

胧胧树里月,飘飘水上云。

长安远如此,无缘得报君。

摘要

《至湘洲望南岳诗》是南朝梁代文人吴均创作的一首山水纪行诗。此诗作于吴均赴任湘州途中,舟行至湘江水域时遥望南岳衡山所作。全诗以动势构图,"重波沦且直,连山纠复纷"二句,通过描绘江流奔涌、山势盘曲的壮阔景象,展现衡山的雄浑气魄。诗中"九疑千仞表,苍梧万盖云"更以九嶷山为参照,突出南岳接天蔽日的巍峨。诗人借山水之势寄托超脱尘俗的志趣,其"清拔有古气"(《梁书》评)的文体特色在此得到充分体现,将行旅的艰辛转化为对自然伟力的礼赞。这种以刚健笔法写就的山水诗,突破了齐梁绮靡文风,对唐代边塞诗与山水诗均有深远影响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又迷离的山水画卷。首联以"重波"、"连山"勾勒出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象,对仗工整而富有动态美。颔联通过"鸟飞"与"风声"的对比,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。颈联的"胧胧"、"飘飘"二字尤为精妙,既写出了月色朦胧、云影飘飘的实景,又暗含诗人漂泊无依的心境。尾联直抒胸臆,由景入情,以"长安远"之叹,道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。全诗语言洗练,意境深远,将山水之景与怀人之情完美融合,体现了南北朝山水诗的特点。

吴均(469年-520年),字叔庠。南朝梁史学家,文学家,时官吴兴主簿。明人辑有《吴朝清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