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沧浪歌

沧浪歌朗读
出自先秦:佚名的诗词

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我足。

摘要

《沧浪歌》是先秦时期流传于楚地的民间歌谣,最早见于《孟子·离娄上》,后世亦称为《孺子歌》。歌词以"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我足"为核心意象,通过清澈与浑浊的江水比喻不同的时代环境,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智慧。其思想精髓在于倡导顺应时势的处世哲学——当政治清明时积极进取(濯缨),当世道昏浊时韬光养晦(濯足),既蕴含道家顺应自然的豁达,也暗含儒家"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"的进退之道。孟子曾引用此歌阐明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,屈原《渔父》中渔父鼓枻而歌的经典场景更使其成为隐逸文化的象征。这首仅四句的短歌以水为喻,凝练承载着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,穿越两千余年仍熠熠生辉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短小的楚辞名篇展现了屈原高洁的人格与处世智慧。通过清浊不同的沧浪之水,诗人巧妙地构建了两个对比鲜明的意象。清水濯缨象征保持高洁情操,浊水濯足则体现了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。短短四句,既流露出对清浊分明的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,又表达出不同境遇下都能保持本真的处世哲学。诗句简洁明快,意境深远,将深奥的人生哲理寓于日常生活细节之中,充分体现了屈原文辞"约而达"的艺术特色。这种随物赋形、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,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