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安夜雨
长安夜雨朗读滞雨通宵又彻明,百忧如草雨中生。
心关桂玉天难晓,运落风波梦亦惊。
压树早鸦飞不散,到窗寒鼓湿无声。
当年志气俱消尽,白发新添四五茎。
摘要
薛逢是唐代晚期的著名诗人,其诗作《长安夜雨》创作于唐朝衰落之际,长安城历经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。诗中描绘了长安夜晚的雨景,以凄凉的意象如“秋雨夜来声”和“孤灯照影”抒发诗人对人生漂泊、社会动荡的深沉感慨,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盛唐繁华的追忆。这首诗在唐诗史上被视为薛逢的代表作之一,体现了晚唐诗歌的哀婉风格,后世学者常赞其意境深远、情感真挚,凸显了时代变迁中的个人哀思。
DeepSeek赏析
夜雨连绵,百忧丛生,这首诗道尽了人生困顿的悲凉心境。首联以"滞雨通宵"起笔,营造出阴郁压抑的氛围。"百忧如草"的比喻新颖贴切,将无形的忧愁具象化。颔联"心关桂玉"与"运落风波"对仗工整,既写生计艰难,又叹命运多舛。颈联"压树早鸦"、"到窗寒鼓"两处意象,一实一虚,强化了清晨的寂寥感。尾联"志气消尽"、"白发新添"直抒胸臆,将中年失意的无奈与悲怆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全诗语言凝练,情感真挚,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顿时细腻而深刻的内心世界。

薛逢,字陶臣,蒲洲河东(今山西永济县)人,会昌元年(公元八四一)进士。历侍御史、尚书郎。因恃才傲物,议论激切,屡忤权贵,故仕途颇不得意。《全唐诗》收录其诗一卷。《旧唐书》卷一九零,《新唐书》卷二零三皆有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