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早春

早春朗读
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诗词

雪散因和气,冰开得暖光。

春销不得处,唯有鬓边霜。

摘要

白居易的《钱塘湖春行》是其描写早春景色的代表作,创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(822年),时任杭州刺史期间,诗人游览西湖时所作。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早春西湖的生机勃勃,如“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”,生动展现了新绿、花开等自然景象,表达了白居易对大自然的热爱、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活力的赞美,反映了其现实主义诗风中追求和谐与愉悦的情怀。历史评价方面,此诗语言通俗流畅、意境清新,被后世誉为写景抒情的经典,彰显了白居易“诗魔”的平易风格,对唐宋诗词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小诗以冬去春来为背景,通过"雪散""冰开"的意象,展现出一派融融春意。诗人巧妙地以自然界的雪融冰消暗喻时光流转,却在结句"唯有鬓边霜"处陡然转折,将笔锋转向人生的无奈。鬓边白发不会随春风消融,反而愈加明显,这种强烈的反差揭示了岁月无情的深刻哲理。诗句语言洗练,意境深远,以短短二十字道出了人生易老的永恒主题,体现了白居易诗歌"言浅意深"的艺术特色。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