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清明

清明朗读
出自唐代:孙昌胤的诗词

清明暮春里,怅望北山陲。

燧火开新焰,桐花发故枝。

沈冥惭岁物,欢宴阻朋知。

不及林间鸟,迁乔并羽仪。

摘要

孙昌胤的《清明》是中唐时期一首描绘清明时令的七言绝句。作者孙昌胤为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,存世诗作甚少,此诗是其代表作之一。诗中“清明暮春里,怅望北山陲”开篇点明时节与心境,以“燧火开新焰,桐花发故枝”展现清明取新火、桐花初绽的节俗与物候特征。尾联“青烟散入五侯家”含蓄折射出唐代寒食禁火、清明赐火的宫廷礼制,而“五侯”典故的运用暗含对权贵的隐微讽喻。全诗语言简净,通过柳色、新火、青烟等意象,既勾勒出清明特有的肃穆与生机,又在怅望北山的孤寂情调中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、人世浮沉的感怀。此诗虽非广为传诵的名篇,但作为唐代清明题材诗歌的早期作品,为研究节令诗发展提供了重要文本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诗以暮春清明为背景,通过细腻的意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绪。首联"清明暮春里"点明时令,一个"怅"字奠定了全诗感伤的基调。颔联"燧火开新焰,桐花发故枝"形成鲜明对比,新火与故枝交织,暗示时光流转中的变与不变。颈联"沈冥惭岁物,欢宴阻朋知"直抒胸臆,表达诗人对年华逝去的愧疚与孤独之感。尾联"不及林间鸟,迁乔并羽仪"以林鸟的自由反衬诗人的困顿,更添几分落寞。全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在简短的篇幅中完成了从景物到情感的完美过渡,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时光的深刻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