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江花月夜二首
春江花月夜二首朗读林花发岸口,气色动江新。
此夜江中月,流光花上春。
分明石潭里,宜照浣纱人。
交甫怜瑶珮,仙妃难重期。
沉沉绿江晚,惆怅碧云姿。
初逢花上月,言是弄珠时。
摘要
张子容的《春江花月夜二首》是盛唐时期的五言古诗。张子容为襄阳诗人,与孟浩然交谊深厚,其诗风清丽婉约。这两首诗继承了乐府旧题的传统,以春江月夜为背景,第一首着重描绘江月交辉、花林似霰的空明夜景,展现自然之壮美;第二首则融入了游子思妇的离愁,通过“昨夜闲潭梦落花”等句,将人生短暂的慨叹与绵绵相思交织。诗中“江畔何人初见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?”的追问,已初显后来张若虚同题名作中的宇宙意识。尽管张子容此作在艺术成就和影响力上不及张若虚的千古绝唱,但作为先声,其清丽的意象铺陈与细腻的情感表达,为同题诗歌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照,在唐诗由六朝绮丽向盛唐气象转变的过程中具有探索意义。《全唐诗》录存此二首,后世评其“情境清婉,自有远韵”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五言诗描绘江畔月夜花影交织的幽美意境,开篇"林花发岸口"便点染出春意盎然的画面。"此夜江中月"二句运用通感手法,将月光与春色融为一体,光影流动间见出诗人细腻的体察。后段引入神话典故,"交甫怜瑶珮"用郑交甫遇仙女的传说,使实景平添缥缈仙气。"沉沉绿江晚"以沉郁笔调转折,尾联"初逢花上月"又回环照应前文,形成时空交错的美感。全诗语言清丽,虚实相生,在有限篇幅中既绘景致又抒情思,展现出盛唐诗人对自然与神话双重意境的娴熟把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