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马长城窟行
饮马长城窟行朗读青青河畔草,绵绵思远道。
远道不可思,宿昔梦见之。
(宿昔 一作:夙昔)梦见在我傍,忽觉在他乡。
他乡各异县,辗转不相见。
枯桑知天风,海水知天寒。
入门各自媚,谁肯相为言。
客从远方来,遗我双鲤鱼。
呼儿烹鲤鱼,中有尺素书。
长跪读素书,书中竟何如。
上言加餐食,下言长相忆。
摘要
《饮马长城窟行》是汉代一首佚名乐府诗,收录于《昭明文选》。该诗以征夫思妇为主题,通过思妇口吻展开叙述:开篇以"青青河畔草"起兴,引出绵绵不绝的离愁;继而描写她梦见丈夫在身旁的恍惚,醒后却只能独对空房;后半段借"客从远方来"捎来丈夫书信的情节,信中仅以"上言加餐食,下言长相忆"作结,深刻揭示了战争背景下夫妻分离的相思之苦与生存困境。全诗采用书信截句的艺术手法,通过家常嘱托的平淡言辞,反衬出战乱时代普通家庭承受的深重情感创伤,展现了中国古代征戍制度对平民生活的深刻影响,被后世视为汉乐府叙事抒情的典范之作。此诗对唐代边塞诗及后世闺怨题材创作均有深远影响,陈琳、李白等诗人均曾以此为蓝本进行再创作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《饮马长城窟行》以质朴的语言道尽离别之苦与相思之痛。开篇"青青河畔草"的意象铺陈,既点明时节又暗喻相思之绵长。"远道不可思"四句运用顶真手法,将梦境与现实交织,凸显思念之深。中间"枯桑知天风"六句笔锋一转,以自然的感知对比人情的淡漠,更显游子孤寂。末段"双鲤鱼"的典故运用自然生动,"加餐食"与"长相忆"的叮嘱看似平淡,却饱含深情。全诗善用比兴,语言简净而意境深远,通过层层递进的思念描写,将游子思妇的哀婉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,堪称汉乐府中的抒情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