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邴原泣学

邴原泣学朗读
出自明代:礼赞的诗词

邴原少孤,数岁时,过书舍而泣。

师曰:“童子何泣?”原曰:“孤者易伤,贫者易感。

夫书者,凡得学者,有亲也。

一则愿其不孤,二则羡其得学,中心伤感,故泣耳。

”师恻然曰:“欲书可耳!”原曰:“无钱资。

”师曰:“童子苟有志,吾徒相教,不求资也。

”于是遂就书。

一冬之间,诵《孝经》《论语》。

摘要

"礼赞的邴原泣学"并非一首特定诗词,而是以东汉学者邴原的泣学典故为主题的作品。邴原出身贫寒,幼时因家贫无法入学而哭泣,后经人资助刻苦学习,成为一代名士。该作品表达了对勤奋求学、不畏艰难精神的赞美,强调教育的重要性,并激励人们珍惜学习机会。创作背景源自历史记载如《后汉书》,但具体诗词作者不详。历史评价中,这个故事被视为中华文化中励志的典范,常被引用以弘扬勤学美德。

DeepSeek赏析

这篇短文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求学故事。邴原虽为孤儿,却能敏锐地感知知识与亲情之间的深刻联系,展现了早慧的心灵。其"孤者易伤,贫者易感"一语,道出了贫寒学子内心的忧伤与渴望。师者的恻隐之心尤为可贵,一句"童子苟有志"彰显了古代教育者重德轻利的崇高品格。文中"一冬之间"的刻苦用功,更见邴原的勤奋与执着。全文虽短,却将求学的艰辛、师道的尊严与知识的力量融为一体,读来令人动容,是一篇寓教于情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