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人有亡斧者

人有亡斧者朗读
出自先秦:吕不韦 撰的诗词

人有亡斧者,意其邻人之子。

视其行步,窃斧也;视其颜色,窃斧也;听其言语,窃斧也;动作态度,无为而不窃斧者也。

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,他日,复见其邻之子,其行动、颜色、动作皆无似窃斧者也。

摘要

“人有亡斧者”是出自战国时期吕不韦主持编纂的《吕氏春秋》中的一则寓言故事。创作背景源于吕不韦组织门客在公元前239年左右完成该著作,旨在总结先秦思想,以寓言形式教育世人。故事讲述一人丢失斧头后怀疑邻居偷窃,但找回斧头后醒悟自己错怪他人,深刻表达了批判主观偏见、强调客观事实和理性判断的思想。这一寓言在历史上被广泛传颂,被视为智慧经典,影响后世对认知偏差的反思,常被引用为道德教育范例。

DeepSeek赏析

这则寓言以简洁犀利的笔触,道出了人类认知的普遍困境。开篇即以"亡斧者"的固执猜忌为引,连用四个"窃斧也"的排比,层层递进地展现主观偏见如何扭曲客观事实的可怕过程。当真相大白时,"皆无似窃斧者"的转折,与前文形成强烈反差,更凸显出先入为主的可怕。作者在此揭示了一个深刻哲理:人的认知往往被主观情绪所蒙蔽,唯有摆脱成见,才能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。全篇文字凝练,结构精巧,通过日常小事阐发普遍真理,堪称古代寓言中的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