晏子使楚
晏子使楚朗读一晏子使楚。
楚人以晏子短,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。
晏子不入,曰:“使狗国者从狗门入,今臣使楚,不当从此门入。
”傧者更道,从大门入。
见楚王。
王曰:“齐无人耶?”晏子对曰:“齐之临淄三百闾,张袂成阴,挥汗成雨,比肩继踵而在,何为无人?”王曰:“然则何为使予?”晏子对曰:“齐命使,各有所主:其贤者使使贤主,不肖者使使不肖主。
婴最不肖,故宜使楚矣!”(张袂成阴 一作:张袂成帷) 二晏子将使楚。
楚王闻之,谓左右曰:“晏婴,齐之习辞者也。
今方来,吾欲辱之,何以也?”左右对曰:“为其来也,臣请缚一人,过王而行,王曰:‘何为者也?’对曰:‘齐人也。
’王曰:‘何坐?’曰:‘坐盗。
’ 三晏子至,楚王赐晏子酒,酒酣,吏二缚一人诣王。
王曰:“缚者曷为者也?”对曰:“齐人也,坐盗。
”王视晏子曰:“齐人固善盗乎?”晏子避席对曰:“婴闻之,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
所以然者何?水土异也。
今民生长于齐不盗,入楚则盗,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?”王笑曰:“ 圣人非所与熙也,寡人反取病焉。
”
摘要
《晏子使楚》出自《晏子春秋》,由汉代刘向整理编订,并非刘向本人创作。该篇记载了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出使楚国的故事。面对楚王的三次蓄意羞辱——令其钻狗洞、讥讽齐国无人、诬齐人为盗,晏子以“使狗国者从狗门入”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”等机敏言辞从容反击,既维护了自身与国家尊严,又暗讽楚国治国无方。全文通过精彩的对话,生动刻画出晏子临危不惧、辞令犀利的智者形象,彰显了其不辱使命的外交智慧与爱国情操。此故事成为古代外交辞令的典范,至今仍被传颂为以智慧捍卫国格的经典案例。
DeepSeek赏析
《晏子使楚》展现了春秋时期著名的外交智慧。晏子以矮小之躯面对楚王的羞辱,却凭借过人的辩才化解了危机,彰显了"不卑不亢"的外交风范。三段故事层层递进,从拒绝小门入城到反讽楚王,再到以"橘枳之变"暗讽楚国风气,无不展现其从容不迫的应对智慧。晏子善于运用类比和反诘,将对方的恶意巧妙地反弹回去,既保全了齐国尊严,又让楚王自取其辱。全文语言精炼,对话生动,通过人物言行刻画出晏子机智、楚王傲慢的形象,体现了先秦散文寓理于事的艺术特色。

刘向(约前77—前6) 原名更生,字子政,祖籍沛郡(今属江苏徐州)人。西汉经学家、目录学家、文学家。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“叙录”,较有名的有《谏营昌陵疏》和《战国策叙录》,叙事简约,理论畅达、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