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翁登泰山
二翁登泰山朗读昔有二翁,同邑(里)而居。
甲翁之妻子去乡,唯叟一人而已。
一日,叟携酒至乙翁第,二人对酌,不亦乐乎!乙翁曰:“向吾远游冀﹑雍,然(但)未尝登泰山,君有意同行乎?”甲翁曰:“是山余亦未登,然老矣,恐力不胜。
”乙翁曰:“差矣,汝之言!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,今吾辈方逾六旬,何老之有!”甲翁曰:“甚善!”翌日,二翁偕往,越钱塘,绝长江,而至泰阴。
夜宿,凌晨上山。
乙翁欲扶之,甲翁曰:“吾力尚可,无需相扶。
”自日出至薄暮,已至半山矣。
摘要
《二翁登泰山》是一篇广为流传的佚名古文,讲述两位年过七十的老翁相约攀登泰山的动人故事。其创作背景虽无确切记载,但故事本身蕴含着深刻哲理。作品生动描绘了二翁不畏年高路险,彼此鼓励扶持,最终成功登顶的经历,核心在于赞美一种超越年龄限制的豪迈气概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。它通过老者壮游泰山的壮举,有力驳斥了“年老体衰便不能有所作为”的世俗偏见,彰显了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”的昂扬精神。文中“心不老则人难老”的点睛之笔,传递了心态决定状态、精神力量可以战胜生理局限的乐观信念。这篇短文以其简洁有力的叙述和鼓舞人心的主旨,在民间广为传颂,长久以来激励着人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,都应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,勇于挑战自我,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、老当益壮的精神传统。
DeepSeek赏析
《二翁登泰山》以简练笔触勾勒出两位老者豪情壮志的人生画卷。文章犹如一幅水墨丹青,寥寥数语间,人物风骨跃然纸上。甲翁独居无伴却"携酒至乙翁第",见其洒脱性情;乙翁以"愚公移山"相激,彰显其豁达胸襟。二翁对话如金石相击,铿锵有声,尤以"吾力尚可,无需相扶"八字最为传神,道尽中国士人老而弥坚的风骨。其登临之志,不在山之高,而在心之远,暗合古人"老骥伏枥"之意。文字洗练如刀,情节如登山之径,层层递进,终至"已至半山"戛然而止,余韵悠长,令人想见其继续攀登之姿,诚乃小品文中之逸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