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
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朗读绿原青垄渐成尘,汲井开园日日新。
四月带花移芍药,不知忧国是何人。
摘要
吕温的《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》是唐朝诗人吕温创作的一首讽刺诗,作于贞元十四年(公元798年),当时唐朝正遭逢严重旱灾,民不聊生。诗中通过描绘权贵人家在旱灾期间移栽芍药花、沉溺享乐的景象,尖锐批判了社会上层阶级的奢侈冷漠和对百姓疾苦的漠视。作品以简练的笔触揭示了社会不公,表达了作者对民生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正义的呼唤。此诗在文学史上被视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佳作,彰显了吕温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批判精神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闲适,却暗含对时局的深沉忧虑。前两句"绿原青垄渐成尘,汲井开园日日新"勾勒出一派生机盎然的农耕景象,用"渐成尘"与"日日新"形成鲜明对比,暗喻世事变迁。后两句"四月带花移芍药,不知忧国是何人"笔锋陡转,通过移花种花的闲适画面,反衬出无人忧国的悲哀。"不知"二字尤为沉痛,流露出诗人对国事日非而世人漠然的无奈与愤懑。全诗以田园之美写家国之忧,含蓄深沉,体现了诗人敏锐的时代洞察力和深厚的家国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