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食
寒食朗读江乡时节逢寒食,花落未将春减色,岭南能有几多花,寒食临之扫春迹。
花多花少非我事,春去春来亦堪惜。
柴门风雨小庭寒,无奈池塘烟草碧。
欲将诗句慰穷愁,眼中万象皆相识。
欣然应接已无暇,都为老来无笔力。
摘要
郑刚中的《寒食》是一首南宋诗歌,创作于寒食节时期。诗中描绘了寒食节的凄凉景象,如禁火冷食、扫墓祭祖等习俗,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思和对社会风俗的感慨。郑刚中通过细腻的笔触,展现了节日中人们的悲凉情感,反映了宋代民间对传统节日的重视。此诗在文学上被视为对寒食文化的生动记录,体现了郑刚中作为诗人的抒情深度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《寒食》以岭南寒食时节为背景,写出诗人对春光的复杂感受。起笔"花落未将春减色"已见诗人超然物外的态度,岭南的花事虽少,却依然保持春意。诗中"花多花少非我事"一句尤为豁达,表现出看淡得失的胸襟。然而"春去春来亦堪惜"又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。末句"都为老来无笔力"道出年老力衰的无奈,与开头超脱之情形成巧妙呼应。全诗语言质朴自然,在平淡中见深沉,将对景物的感受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,体现了诗人阅尽沧桑后的通达与从容。

郑刚中(1088年—未知),字亨仲,婺州金华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,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,年六十七岁。登绍兴进士甲科。累官四川宣抚副使,治蜀颇有方略,威震境内。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;后桧怒其在蜀专擅,罢责桂阳军居住。再责濠州团练副使,复州安置;再徙封州卒。桧死,追谥忠愍。刚中著有北山集(一名腹笑编)三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又有周易窥余、经史专音等,并传於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