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

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朗读
出自唐代:崔元翰的诗词

妙道非本说,殊途成异名。

圣人得其要,俱以化群生。

凤吹从上苑,龙宫连外城。

花鬘列后殿,云车驻前庭。

松竹含新秋,轩窗有余清。

缅怀崆峒事,须继箫管声。

离相境都寂,忘言理更精。

域中信称大,天下乃为轻。

屈己由济物,尧心岂所荣。

摘要

崔元翰的《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》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宫廷应制诗。此诗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(约公元785-805年),时值中元节(农历七月十五),皇帝亲临奉敬寺参与祭祀活动并作御诗,崔元翰作为臣子奉命奉和。全诗紧扣中元节祭祀主题,描绘了皇家寺庙的庄严气象与祭祀的隆重场面,如“凤吹遥将断,龙旗送欲还”等句,既渲染出仪仗的恢弘,又暗含对皇权与神佛的尊崇。其核心思想在于颂扬太平盛世、君主仁德及佛法庄严,表达对国泰民安的祈福。作为唐代科举状元,崔元翰此诗工于对仗,辞采华瞻,体现了宫廷诗的典雅风格,虽未在文学史上获得极高评价,但真实反映了中唐皇室崇佛的宗教氛围与应制诗的艺术特征,具有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文献价值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五言诗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与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。开篇以"妙道"二字点明主旨,揭示真理虽殊途同归,但圣人能参透宇宙真谛。诗中"凤吹""龙宫"等意象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意境,"松竹含新秋"则描绘出清新脱俗的秋景。后半部分转入对修道境界的思考,"离相境都寂"体现了禅宗"忘言"的哲理,最后以尧舜圣德作结,彰显了诗人济世利民的情怀。全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融汇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,展现了盛唐诗人特有的精神高度与艺术造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