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康衢谣

康衢谣朗读
出自先秦:佚名的诗词

立我臣民,莫匪尔极,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。

摘要

《康衢谣》是中国上古时期一首著名的民间歌谣,相传为唐尧时代的百姓所作,作者已不可考,故称"佚名"。这首谣辞最早见于《列子·仲尼篇》,记录了尧帝治理天下的盛况。据载,尧曾微服私访于康衢(四通八达的大路),闻童谣唱道:"立我烝民,莫匪尔极。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。"歌词大意是:使我们百姓丰衣足食,无不合乎您的准则;我们不需刻意求知,自然遵循着天道法则。 此谣以质朴语言展现了尧舜时期"无为而治"的政治理想,表达了百姓在圣王治下安居乐业、顺应天道的自在状态。其中"不识不知"并非愚昧,而是强调社会运行自然和谐,无需强制干预。作为中国最早的民谣之一,它被儒家典籍反复征引(如《孟子》《史记》),成为德政的典范象征,体现了先民对统治者"顺天应人"的期许,其"帝力何有于我哉"的逍遥意境,更成为后世歌颂太平盛世的经典意象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古雅的四言诗出自《诗经·大雅》,以简练质朴的语言展现了上古人民对天命的敬畏与顺从。"立我臣民"一句气势恢弘,彰显了天子代天立民的崇高地位;"莫匪尔极"则体现了臣民对天命的绝对服从。后两句"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"更是以返璞归真的笔触,勾勒出先民浑朴天真、与道合一的生存状态。全诗虽只十六字,却蕴含深厚的政治哲学意蕴,反映了先秦时期"天人合一"的思想精髓。其凝练的语言风格与深邃的思想内涵,使之成为中华政治文化的经典表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