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

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朗读
出自唐代李白的诗词

绿水接柴门,有如桃花源。

忘忧或假草,满院罗丛萱。

暝色湖上来,微雨飞南轩。

故人宿茅宇,夕鸟栖杨园。

还惜诗酒别,深为江海言。

明朝广陵道,独忆此倾樽。

摘要

《宿常二南郭幽居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,创作于他游历广陵(今扬州)期间。诗中,李白描述了自己住宿在常二南郭幽静居所的情景,通过描绘山水田园的宁静美景,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,体现了其追求自由、超然物外的浪漫主义情怀。作为李白的诗作,它以语言清新、意境深远著称,虽非代表作,但展现了诗人豪放飘逸的风格,受到后人赞赏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诗营造了一个幽静闲适的田园意境,开篇即以"绿水接柴门"勾勒出静谧的水村景象,桃花源般的比拟更添几分世外桃源的韵味。诗人巧妙地运用"忘忧草"与"丛萱"的意象,暗示着忘却尘世烦恼的隐逸之趣。暮色中湖光微雨的描写细腻生动,暗含淡淡的惆怅。"故人宿茅宇"一句点出离别在即,而"夕鸟栖杨园"的意象更深化了这种不舍之情。结尾处"明朝广陵道"的转折,将眼前的宁静与即将到来的离别形成强烈对比,使整首诗在恬淡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。诗人以樽酒为媒介,将对故人的情谊与对隐居生活的眷恋表达得含蓄而动人。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