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渤海王子归本国
送渤海王子归本国朗读疆理虽重海,车书本一家。
盛勋归旧国,佳句在中华。
定界分秋涨,开帆到曙霞。
九门风月好,回首是天涯。
摘要
温庭筠的《送渤海王子归本国》是唐代一首著名的送别诗,创作背景源于唐朝与渤海国的友好外交,渤海王子在长安访问或学习后归国,温庭筠以此诗表达深情。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,如离别场景和自然景物,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真挚祝福,核心思想是珍视人间友情、促进文化交流与和平共处。温庭筠作为花间派代表诗人,其作品以婉约情感和艺术精炼著称,此诗体现了其风格特色。历史评价上,它被视作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作,反映了当时的国际关系与人文情怀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五言律诗以疆域辽阔为背景,道出文化同源的深厚情谊。首联"疆理虽重海"与"车书本一家"形成强烈对比,用海疆之远反衬文化之近,点明题旨。颔联"盛勋归旧国,佳句在中华"对仗精妙,既赞颂功业,又推崇文采。颈联"定界分秋涨,开帆到曙霞"意象开阔,以秋汛分界、朝霞扬帆暗喻文化交流的畅通无阻。尾联"九门风月好,回首是天涯"余韵悠长,京城风月与天涯回望构成空间张力,寄托着对文化交融的无限期许。全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体现了盛唐文人开阔的胸襟和对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。

温庭筠(约812—866)唐代诗人、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富有天才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所以也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官终国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