箜篌谣
箜篌谣朗读结交在相知,骨肉何必亲。
甘言无忠实,世薄多苏秦。
从风暂靡草,富贵上升天。
不见山巅树,摧杌下为薪。
岂甘井中泥?上出作埃尘。
摘要
《箜篌谣》是汉代流传的一首无名氏乐府民歌,收录于宋代郭茂倩编纂的《乐府诗集》,属《杂歌谣辞》。此诗以质朴古拙的语言探讨了交友之道的真谛。全诗以“结交在相知”为核心,层层递进:先以“甘言无忠实”警醒世人甜言蜜语不可信;再借“缝衣”比喻交友若不同心则如衣线错乱;继而通过“管鲍”“陈雷”两则历史典故,颂扬贫贱不移、生死与共的至交;最后以“黄金无足色”的哲理比喻,强调对朋友缺点的包容。诗中“轻诺必寡信”“多言不可从”等句,凝结着古人处世智慧,至今仍具启示意义。作为汉代民间歌谣的代表,它以口语化的表达承载深刻哲理,展现了早期乐府民歌“感于哀乐,缘事而发”的现实精神,被后世誉为“汉世街陌谣讴之精华”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五言古诗以质朴的语言揭示了世态炎凉、友情可贵的真谛。诗人以"骨肉何必亲"开篇,直指血缘不如知心的交友之道,批判了世间虚伪的甜言蜜语和浮华风气。"从风暂靡草"六句运用比兴手法,描绘草木随风俯仰、富贵如浮云的世相,暗喻人性易变。末两句以井泥不甘沉寂作结,既是对趋炎附势者的讽刺,也隐含洁身自好之志。全诗格调高古,意象鲜明,在批判现实的同时,流露出诗人对真诚情谊的向往和对人格尊严的坚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