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出入
日出入朗读日出入安穷?时世不与人同。
故春非我春,夏非我夏,秋非我秋,冬非我冬。
泊如四海之池,遍观是邪谓何?吾知所乐,独乐六龙,六龙之调,使我心若。
訾黄其何不徕下。
摘要
《日出入》是汉代乐府《郊祀歌》十九章中的一篇,作者佚名。此诗为汉武帝时期祭祀日神的乐歌,以太阳东升西落的永恒运行起兴,发出“吾知所乐,独乐六龙”的慨叹,表达人类面对自然规律时的渺小与无力。诗中既流露出对光明永恒的太阳的敬畏,又暗含对生命短暂的焦虑,最终以超脱之态提出“春非我春,夏非我夏”的哲思,暗含顺应天道、超越时空局限的宇宙意识。其独特之处在于跳脱传统颂神诗的框架,将个体生命体验融入宏大的宇宙视角,以磅礴笔触书写人对永恒的追问,被班固收入《汉书·礼乐志》,成为汉代祭祀文学中极具哲学深度的代表作,开后世游仙诗先河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汉乐府《日出入》以天象变幻为引,道出时空流转的永恒命题。开篇一问"日出入安穷"直指宇宙运行之无尽,继而以四季更迭的疏离感,展现人在天地间的渺小与孤独。"四海之池"的比喻突显了作者观照寰宇的胸怀,而"六龙"意象则寄寓了对超越尘世的向往。末句"訾黄其何不徕下"的呼唤,流露出对永恒与超越的深切渴望。全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,既有对自然规律的哲思,又饱含生命个体的情感张力,展现了汉代文人特有的宇宙意识与生命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