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曲四首
江南曲四首朗读绿江深见底,高浪直翻空。
惯是湖边住,舟轻不畏风。
逐流牵荇叶,缘岸摘芦苗。
为惜鸳鸯鸟,轻轻动画桡。
日暮长江里,相邀归渡头。
落花如有意,来去逐船流。
隔江看树色,沿月听歌声。
不是长干住,那从此路行。
摘要
储光羲的《江南曲四首》是唐代诗人储光羲创作的一组诗歌,以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为背景,描绘了田园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。表达思想方面,这组诗抒发了作者对江南景色的深切向往、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,语言清新质朴,体现了盛唐文人淡泊宁静的审美情趣。创作于储光羲游历江南时期,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和谐的推崇。历史评价中,这些诗被视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,后世赞誉其意境悠远、情感真挚,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组诗描绘江畔生活的闲适情趣,以四幅画面展现渔家之乐。首章写江深浪高,却因"惯住"而"不畏",道出渔人对风浪的从容;次章采荇摘芦的细节,配合"惜鸳鸯"的温柔动作,显其心灵细腻;第三章日暮归舟的邀约,以落花逐船的意象暗喻情思流动;末章隔江听歌的闲适,带出"长干住"的地域认同。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通过渔家日常的四个片段,将劳动与诗意完美融合,展现出一幅恬淡悠远的江南水乡画卷。诗人善用白描手法,在简练的笔触中蕴含丰富情味,体现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典型风格。

储光羲(约706—763)唐代官员,润州延陵人,祖籍兖州。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。开元十四年(726年)举进士,授冯翊县尉,转汜水、安宣、下邽等地县尉。因仕途失意,遂隐居终南山。后复出任太祝,世称储太祝,官至监察御史。安史之乱中,叛军攻陷长安,被俘,迫受伪职。乱平,自归朝廷请罪,被系下狱,有《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》诗,后贬谪岭南。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,尊称为“江南储氏之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