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东原·泊罗阳驿
庆东原·泊罗阳驿朗读砧声住,蛩韵切,静寥寥门掩清秋夜。
秋心凤阙,秋愁雁堞,秋梦蝴蝶。
十载故乡心,一夜邮亭月。
摘要
赵善庆的《庆东原·泊罗阳驿》是元代一首抒写羁旅愁思的小令。此曲以简练笔触勾勒秋夜泊舟驿站的情景:开篇“砧声住,蛩韵切”以捣衣声停、蟋蟀声急点出秋夜寂寥,而“静寥寥门掩清秋夜”进一步渲染孤馆闭门的萧瑟氛围。末三句“秋心凤阙,秋愁雁堞,秋梦胡蝶”巧用鼎足对,将京城之思、边城之愁与人生如梦的慨叹浓缩于“秋”字之中,最终以“十载故乡心,一段邮亭月”收束,道尽十年漂泊、月照驿亭的深沉乡愁。全曲意象清冷,语言凝练,通过秋声秋景的层层铺染,将游子客途的孤寂与岁月蹉跎的怅惘融于驿亭月色,展现了元代文人散曲中特有的苍凉意境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小令以秋夜为背景,通过一系列意象的铺陈,营造出浓郁的思乡愁绪。起首"砧声住,蛩韵切"以听觉意象切入,砧声停歇而蟋蟀鸣声急促,暗示夜深人静。"门掩清秋夜"的"掩"字用得巧妙,既写实又暗含隔绝之意。后三句连用"秋心"、"秋愁"、"秋梦",形成排比递进之势,将抽象的愁思具象化。"凤阙"与"雁堞"相对,暗示仕途羁绊与边关之思。末二句"十载故乡心,一夜邮亭月"时空交错,十年思乡之情与眼前驿亭月色相映,凸显出漂泊游子的无尽怅惘。全篇语言凝练,意象丰富,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现了广阔的情感空间。

赵善庆(?-1345年后),元代文学家。一作赵孟庆,字文贤,一作文宝,饶州乐平(今江西乐平县)人。《录鬼簿》说他「善卜术,任阴阳学正」。著杂剧《教女兵》、《村学堂》八种,均佚。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。《太和正音谱》称其曲「如蓝田美玉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