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送岑征君归鸣皋山

送岑征君归鸣皋山朗读
出自唐代李白的诗词

岑公相门子,雅望归安石。

奕世皆夔龙,中台竟三拆。

至人达机兆,高揖九州伯。

奈何天地间,而作隐沦客。

贵道能全真,潜辉卧幽邻。

探元入窅默,观化游无垠。

光武有天下,严陵为故人。

虽登洛阳殿,不屈巢由身。

余亦谢明主,今称偃蹇臣。

登高览万古,思与广成邻。

蹈海宁受赏,还山非问津。

西来一摇扇,共拂元规尘。

摘要

李白的《送岑征君归鸣皋山》是一首赠别隐士的五言古诗。此诗约作于天宝四载(745年)前后,当时李白结束翰林生涯离京不久,正经历政治理想幻灭后的精神苦闷。诗中,李白借送别友人岑征归隐鸣皋山,强烈抒发了对世俗功名的厌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他描绘了鸣皋山"碧峰鸣泉"的幽绝之境,以"青松白雪"象征高洁人格,并以"洪崖""紫霞"等仙家意象渲染超脱尘世的神仙境界。全篇贯穿着对自由人生的热切追求,将政治失意的愤懑转化为对自然的礼赞,典型体现了李白"仰天大笑出门去"的傲岸性格和"欲上青天揽明月"的浪漫情怀。后世评此诗为"谪仙笔落生云烟",其瑰丽想象与清逸风骨,既承袭了魏晋游仙诗传统,又以盛唐气象开拓了山水诗的新境界,成为展现李白精神世界的重要篇章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五言古诗展现了李白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权贵的疏离。诗中"岑公相门子"开篇即指明对象身份,通过"奕世皆夔龙"暗喻显赫家世。诗人以"至人达机兆"转入对隐士品格的赞美,用"光武有天下,严陵为故人"典故,表现真隐士不慕荣利的气节。末句"共拂元规尘"以摇扇拂尘意象,喻示摆脱世俗羁绊。全篇结构严谨,用典贴切,在歌颂隐士风骨的同时,也含蓄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政治态度和人生追求。字里行间可见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,以及对自由精神的礼赞。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