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洗脚亭

洗脚亭朗读
出自唐代李白的诗词

白道向姑熟,洪亭临道傍。

前有昔时井,下有五丈床。

樵女洗素足,行人歇金装。

西望白鹭洲,芦花似朝霜。

送君此时去,回首泪成行。

摘要

《洗脚亭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,收录于《李太白全集》。此诗约作于李白漫游金陵(今南京)时期,洗脚亭具体位置已不可考,据诗意推测当为金陵城郊一处供旅人休憩的驿亭。全诗以洗脚亭为切入点,前六句描绘亭畔白沙、翠竹、清流构成的清幽景致,后四句笔锋一转,借“吴关近”“楚路长”暗喻人生羁旅漂泊的无奈,最终以“水色异诸水,天然去雕饰”的流水自喻,既赞美自然本真之美,更寄托了诗人超脱尘俗、向往自由的高洁志趣。诗中“清水见白石”等句以简淡笔墨勾勒出空灵意境,而末句“天然去雕饰”更成为后世评价李白诗风的重要依据,彰显其反对矫饰、崇尚自然的艺术主张。此诗虽非李白最负盛名之作,却以洗练语言和深邃意境,展现了诗人豪放洒脱之外细腻观察自然与人生的另一面。

DeepSeek赏析

李白这首送别诗以姑熟道上的寻常景物入笔,却蕴含着深沉的情感。诗中"昔时井"与"五丈床"的并置,暗示时光流转的沧桑感。樵女洗足、行人歇装的日常画面,与结尾"泪成行"的离别之情形成鲜明对比。白鹭洲的芦花如霜,既是眼前实景,又暗喻人生无常。全诗语言清丽自然,情感层层递进,从客观描写到主观抒情,将离愁别绪融入江南水乡的寻常风物之中,体现了李白诗歌"清水出芙蓉"的艺术特色。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