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
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朗读清川永路何极,落日孤舟解携。
鸟向平芜远近,人随流水东西。
白云千里万里,明月前溪后溪。
惆怅长沙谪去,江潭芳草萋萋。
摘要
《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》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五言诗。此诗作于诗人被贬睦州司马期间,是酬答友人梁耿寄诗之作。诗中描绘了清溪、秋草、寒林、孤云等萧瑟秋景,借景抒怀,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贬谪途中的漂泊之痛、孤寂之感和对友情的珍视。“秋草独寻人去后,寒林空见日斜时”一联,以寂寥苍茫的意境,凝练传递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忧思。全诗语言简净,意境凄清,情感真挚,既流露出仕途失意的苦闷,亦展现了诗人高洁孤傲的情怀。历代评价此诗“工于炼意”,情景交融,是刘长卿五言诗中深具代表性的佳作,体现了其哀婉沉郁的艺术风格。
DeepSeek赏析
王维这首《送别》以淡远笔触勾勒出离愁别绪。开篇"清川永路何极"以永恒流水暗喻人世无常,落日孤舟的意象既写实景又寄离情。颔联"鸟向平芜远近"与"人随流水东西"形成精妙对仗,飞鸟与游人的离散姿态相映成趣。颈联"白云千里万里"将视线推向远方,皎洁明月映照前溪后溪,空间转换中见出时间的绵长。尾联"惆怅长沙谪去"点明送别缘由,芳草萋萋的江潭景象既实写春景,又暗用《楚辞》典故,以草木荣枯喻人生际遇。全诗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,物象疏朗而情思深婉,体现了盛唐送别诗"气象浑沦"的美学特征。

刘长卿(约726 — 约786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后为长洲县尉,因事下狱,贬南巴尉。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