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泛吴松江

泛吴松江朗读
出自宋代王禹偁的诗词

苇蓬疏薄漏斜阳,半日孤吟未过江。

唯有鹭鸶知我意,时时翘足对船窗。

摘要

王禹偁的《泛吴松江》创作于北宋初期,当时诗人正经历宦海浮沉,外放为地方官吏。此诗以吴淞江泛舟为背景,通过“苇蓬疏薄漏斜阳”“半日无来还独愁”等句勾勒出苍茫寂寥的江景。诗中“白鹭闲飞”的悠然意象与“旅人愁”形成鲜明对照,暗喻诗人被贬谪的孤寂心境。尾联“唯有鹭鸶知我意,时时翘足对船窗”更以拟人手法,将鹭鸶引为知音,含蓄表达了对官场倾轧的厌倦与归隐江湖的向往。全诗语言清丽洗练,借景抒怀,在淡远意境中深藏政治失意的苦闷,展现了宋初白体诗向平淡深沉风格过渡的特点,是王禹偁以自然意象承载士人精神追求的典范之作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小诗以细腻笔触描绘了诗人泛舟江上的孤寂心境。斜阳透过疏薄的苇蓬,半日吟诗未渡过江去,一个"孤"字道尽诗人独坐舟中的寂寞。妙在后二句忽转活泼,以鹭鸶为知己,那"时时翘足"的憨态,恰与诗人孤吟之状形成有趣的呼应。鹭鸶解人意,诗人得鸟趣,物我交融间,顿使全诗于萧索中见生趣,孤寂里显天真。二十八字中,既有疏淡的物象,又有微妙的情思,更见人与自然的默契,堪称绝妙小品。

王禹偁(954—1001)北宋白体诗人、散文家。字元之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山东省巨野县)人,晚被贬于黄州,世称王黄州。太平兴国八年进士,历任右拾遗、左司谏、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。敢于直言讽谏,因此屡受贬谪。真宗即位,召还,复知制诰。后贬知黄州,又迁蕲州病死。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,文学韩愈、柳宗元,诗崇杜甫、白居易,多反映社会现实,风格清新平易。词仅存一首,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,格调清新旷远。著有《小畜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