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鹧鸪·城头月落尚啼乌
瑞鹧鸪·城头月落尚啼乌朗读寒食未明至湖上。
太守未来,两县令先在。
城头月落尚啼乌。
朱舰红船早满湖。
鼓吹未容迎五马,水云先已漾双凫。
映山黄帽螭头舫,夹岸青烟鹊尾炉。
老病逢春只思睡,独求僧榻寄须臾。
摘要
苏轼的《瑞鹧鸪·城头月落尚啼乌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,描绘黎明时分城头月落、乌鸦啼叫的景象,象征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。创作于苏轼贬谪期间,表达了他对命运坎坷的无奈与对生活的豁达情怀,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。历史评价中,这首词以其意境深远、语言优美,被后世视为苏轼词作中的经典之作,彰显了他作为豪放派代表的文学成就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寒食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湖上的官场景象。城头月落、乌啼尚在,却已见朱舰红船满布湖面,透露出官场迎候的繁忙。诗中"鼓吹未容迎五马"与"水云先已漾双凫"形成巧妙对仗,既写出了太守未至、县令先到的官场规矩,又以"双凫"暗喻两位县令。后联"黄帽螭头舫"与"青烟鹊尾炉"的工整对偶,勾勒出华美船舰与袅袅炉烟的生动画面。末句"老病逢春只思睡"的倦怠感,与前面热闹场景形成鲜明对比,流露出诗人对宦海浮华的疏离之感,体现了苏轼特有的超然与幽默。全诗笔调轻松却意蕴深远,在描绘官场仪轨的同时,也寄寓了人生感悟。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