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思
秋思朗读碧嶂猿啼夜,新秋雨霁天。
谁人爱明月,露坐洞庭船。
摘要
黄滔的《秋思》是晚唐一首典型的羁旅怀乡之作。诗人身处唐末乱世,科举之路坎坷(历经24年方中进士),漂泊生涯使其对秋意尤为敏感。诗中通过"碧嶂猿啼夜"、"新秋雁报凉"等萧瑟意象,构建出寒山孤馆、风雨侵衣的凄凉意境,将客居他乡的游子置于秋声秋色的包围中。"谁人更憔悴"的喟叹,既是形容落叶,更是自况——在时代动荡与个人失意的双重压力下,容颜的憔悴映射着精神的困顿。尾联"骨肉待微官"道出沉痛现实:即便卑微官职也成全家生计所系,道尽寒士为谋生被迫离乡的无奈。全诗以凝练语言浓缩了晚唐士人的生存困境,在秋景感怀中渗透着对人生价值的迷茫与焦虑,其白描手法与深沉情感延续了杜甫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,是乱世文人命运的真实切片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小诗意境空灵,语言清绝。首联以"碧嶂""新秋"点出时节,用猿啼夜、雨霁天勾勒出清幽的山水画卷。后二句独辟蹊径,以"谁人爱明月"一问,引出诗人自己露坐船中赏月的雅致。全诗不着痕迹地将声音、色彩、气象融为一体,展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。尤其末句"露坐洞庭船"五字,以白描手法写尽秋夜泛舟的逸趣,令人读之神往。诗人善于捕捉瞬间的意境,寥寥二十字便营造出悠远深邃的诗境,足见其锤炼语言的功力。

黄滔(840~911),字文江,莆田城内前埭(今荔城区东里巷)人,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,被誉为“福建文坛盟主”、闽中“文章初祖”。《四库全书》收《黄御史集》10卷,附录1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