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

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朗读
出自魏晋陶渊明的诗词

人生归有道,衣食固其端。

孰是都不营,而以求自安?开春理常业,岁功聊可观。

晨出肆微勤,日入负禾还。

山中饶霜露,风气亦先寒。

田家岂不苦?弗获辞此难。

四体诚乃疲,庶无异患干。

盥濯息檐下,斗酒散襟颜。

遥遥沮溺心,千载乃相关。

但愿长如此,躬耕非所叹。

摘要

《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》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代表作之一,作于义熙六年(410年)秋收时节。此诗以质朴语言描绘躬耕收获的场景,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”等句生动呈现了农事的辛劳与自然之趣。诗人通过“人生归有道,衣食固其端”的哲理阐述,将农耕劳动提升到生存根本的高度,批判了士大夫轻视劳动的观念,彰显其自食其力的人生选择。结尾“盥濯息檐下”的闲适与“庶无异患干”的淡泊,深化了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。全诗将农事体验与生命哲思相融合,以日常劳动为载体,表达了坚守本心、回归自然的人生理想,是陶渊明田园诗中体现劳动价值与隐逸精神的典范之作。

DeepSeek赏析

陶渊明这首《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》以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躬耕生活的真谛。开篇直指生存根本,将衣食置于人生首要位置,显示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清醒认识。中间部分细致描写农事劳作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,"晨出肆微勤,日入负禾还"十个字便勾勒出农夫一日的劳作场景。结尾处"遥遥沮溺心"的典故运用巧妙,将古代隐士与自己当下的生活体验相呼应,表达了甘于清贫、安于田园的淡泊心境。全诗语言平实而意境深远,将农耕生活的苦与乐、劳与逸融为一体,展现了诗人"不为五斗米折腰"的高洁品格与自得其乐的生活智慧。

陶渊明(约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(又一说名潜,字渊明)号五柳先生,私谥“靖节”,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、文学家、辞赋家、散文家。汉族,东晋浔阳柴桑人(今江西九江)。曾做过几年小官,后辞官回家,从此隐居,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,相关作品有《饮酒》、《归园田居》、《桃花源记》、《五柳先生传》、《归去来兮辞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