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相疑行
莫相疑行朗读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,牙齿欲落真可惜。
忆献三赋蓬莱宫,自怪一日声烜赫。
集贤学士如堵墙,观我落笔中书堂。
往时文采动人主,此日饥寒趋路旁。
晚将末契托年少,当面输心背面笑。
寄谢悠悠世上儿,不争好恶莫相疑。
摘要
《莫相疑行》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。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,身处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动荡时期,反映了他在流离失所中对世态炎凉的深刻体验。诗中表达了对世人互相猜疑、虚伪狡诈的批判,呼吁人们以真诚相待、珍惜友情,强调信任与仁爱的重要性。杜甫通过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,展现了其现实主义风格和深厚的人文关怀。作为杜甫作品的一部分,此诗被后世视为唐代诗歌的经典,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伦理的深刻思考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饱含辛酸的诗句出自杜甫晚年之手,道尽了一位曾经踌躇满志的文人,最终沦落草野的悲凉。开篇"头皓白"与"牙齿欲落"的衰老形象,与"忆献三赋"的辉煌往事形成强烈对比。当年在蓬莱宫献赋、集贤院挥毫的荣耀,如今只剩下"饥寒趋路旁"的窘迫。"当面输心背面笑"一句尤为刺痛,揭示了世态炎凉的人际关系。末两句看似豁达,实则满含无奈,诗人以自嘲的口吻告诫世人不要争强好胜。全诗以个人遭际为镜,照见了封建文人普遍的命运悲剧,字字血泪,令人扼腕。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