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荡宝冠寺
雁荡宝冠寺朗读行向石栏立,清寒不可云。
流来桥下水,半是洞中云。
欲住逢年尽,因吟过夜分。
荡阴当绝顶,一雁未曾闻。
摘要
赵师秀的《雁荡宝冠寺》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山水诗,描绘了浙江雁荡山宝冠寺的秀丽景色。创作于南宋时期,赵师秀游览此地时,有感于自然之美而作。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如山峰、云雾和寺庙,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灵秀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反映了在动荡时代中追求心灵宁静的超脱情怀。赵师秀作为“永嘉四灵”的代表,其诗风清新自然,这首诗也体现了他的艺术成就,受到后世文人的推崇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五律以简淡之笔勾勒出一幅空灵幽寂的山景图。首联"行向石栏立,清寒不可云"着墨于诗人独倚石栏的孤寂身影,以"不可云"三字道尽凛冽清寒之意。颔联"流来桥下水,半是洞中云"尤为精妙,将溪水与云雾虚实相生之态写得灵动飘逸,一"流"一"半"之间,见出诗人观察之细致。颈联转入岁末夜吟的时序感受,尾联"荡阴当绝顶,一雁未曾闻"则以孤雁不闻作结,愈显山巅之空旷寂寥。全诗字字锤炼而不露斧凿,在清冷意境中透出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,允为晚唐山水诗之上乘。

赵师秀(1170~1219年)字紫芝,号灵秀,亦称灵芝,又号天乐。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。南宋诗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