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源忆故人·暮春
桃源忆故人·暮春朗读华胥梦断人何处,听得莺啼红树。
几点蔷薇香雨,寂寞闲庭户。
暖风不解留花住,片片着人无数。
楼上望春归去,芳草迷归路。
摘要
苏轼的《桃源忆故人·暮春》是一首表达深切怀念故人之情的词作。作者苏轼在暮春时节,通过描绘花谢春残的自然景象,抒发对逝去友情的无限追忆和人生易老的感慨。词中融合了苏轼特有的旷达与忧郁,既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,又透露出超脱尘世的哲思,体现了其豪放词风中细腻的情感世界。这首作品在文学史上被视为苏轼词艺的典范之一,常被赞誉其语言精炼、意境深远,对后世词人影响深远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词以婉约柔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暮春时节的孤寂画面。开篇"华胥梦断"四字便奠定了全词的怅惘基调,莺啼红树与蔷薇香雨本是春意盎然的意象,却与"寂寞闲庭户"形成强烈反差。下阕"暖风不解留花住"一句尤为精妙,以拟人手法道出春光的无情,片片落花更添愁绪。结尾"芳草迷归路"含蓄地点出主人公的迷茫心境,使整首词在轻盈的春景描写中,渗透着深沉的人生感慨,展现了宋代婉约词特有的含蓄蕴藉之美。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