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大风留金山两日

大风留金山两日朗读
出自宋代苏轼的诗词

塔上一铃独自语,明日颠风当断渡。

朝来白浪打苍崖,倒射轩窗作飞雨。

龙骧万斛不敢过,渔舟一叶従掀舞。

细思城市有底忙,却笑蛟龙为谁怒。

无事久留童仆怪,此风聊得妻孥忏。

潜山道人独何事,半夜不眠听粥鼓。

摘要

苏轼的《大风留金山两日》创作于他贬谪黄州期间,约公元1080年,旅途经过镇江金山寺时遭遇狂风大浪,船只受阻滞留两日。诗中,苏轼以雄浑笔触描绘风浪壮景,借景抒情,表达了对人生逆境的豁达态度和随遇而安的乐观精神,体现了其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的哲学思想。这首诗语言豪迈,意境开阔,被视为苏轼豪放派诗风的典范之作,后世赞誉其展现了文人的风骨与超脱境界,在宋诗史上影响深远。

DeepSeek赏析

苏轼此诗以铃语开篇,暗示即将到来的狂风。白浪拍崖、飞雨倒射的意象极具视觉冲击力,龙骧万斛与渔舟一叶的对比更显风浪之险。"城市有底忙"一句转入深思,由自然风暴联想到人世纷扰。结尾处诗人独听粥鼓,在喧闹中寻求内心的宁静。全诗既有壮阔的自然描写,又蕴含深刻的人生思考,展现了苏轼面对困境时的超然态度。语言生动形象,意境层层递进,体现了苏诗豪放与理趣并重的艺术特色。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