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真州东园记

真州东园记朗读
出自宋代欧阳修的诗词

  真为州,当东南之水会,故为江淮、两浙、荆湖发运使之治所。

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、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,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。

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,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,而日往游焉。

  岁秋八月,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,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:“园之广百亩,而流水横其前,清池浸其右,高台起其北。

台,吾望以拂云之亭;池,吾俯以澄虚之阁;水,吾泛以画舫之舟。

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,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。

芙蕖芰荷之的历,幽兰白芷之芬芳,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,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;高甍巨桷,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;其宽闲深靓,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,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;嘉时令节,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,此前日之晦冥风雨、鼪鼯鸟兽之嗥音也。

吾于是信有力焉。

凡图之所载,皆其一二之略也。

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,嬉于水而逐鱼鸟之浮沉,其物象意趣、登临之乐,览者各自得焉。

凡工之所不能画者,吾亦不能言也,其为吾书其大概焉。

”   又曰:“真,天下之冲也。

四方之宾客往来者,吾与之共乐于此,岂独私吾三人者哉?然而池台日益以新,草木日益以茂,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,而吾三人者有时皆去也,岂不眷眷于是哉?不为之记,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?”   予以为三君之材贤足以相济,而又协于其职,知所先后,使上下给足,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,然后休其余闲,又与四方贤士大夫共乐于此。

是皆可嘉也,乃为之书。

庐陵欧阳修记。

摘要

《真州东园记》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应好友许子春之请,于庆历八年(1048年)所作的一篇著名园林记。当时欧阳修因庆历新政失败被贬滁州,而真州(今江苏仪征)知州许子春主持修建了东园,遂请欧阳修撰文以记其胜。文章以骈散结合的笔法,通过虚拟的“三人问答”,生动描绘了东园从荒芜之地到亭台掩映、草木葱茏的园林景致,赞颂了地方官吏勤政惠民、与民同乐的治绩。欧阳修借园写人,将园林之美与为政之德相融合,含蓄表达了政治失意后对清明吏治的向往,体现了其“文以载道”的文学观。此文结构精巧,语言清丽,情景理交融,被后世誉为宋代园林记的典范之作,与《醉翁亭记》并称,展现了欧阳修散文从容闲雅、深婉蕴藉的独特风格。

DeepSeek赏析

欧阳修此记以清新之笔勾勒东园之胜,实则寄寓治世之思。开篇点明真州地理之要,旋即转入三人建园之乐。园中景物之变,由荆棘荒墟转为亭台花木,暗喻施政有方。子春之语尤为精妙,谓"览者各自得焉",道出园林妙在观者自悟。后文"岂独私吾三人"一语,更见其乐与民同之襟怀。结语赞三君"材贤相济",将园林之乐与政通人和相绾合,体现宋人"与民同乐"的政治理想。全文以园记政,以小见大,纡徐委备中自见风骨。

欧阳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“六一居士”。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永丰县)人,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将其与韩愈、柳宗元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