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

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朗读
出自唐代李白的诗词

飘飘江风起,萧飒海树秋。

登舻美清夜,挂席移轻舟。

月随碧山转,水合青天流。

杳如星河上,但觉云林幽。

归路方浩浩,徂川去悠悠。

徒悲蕙草歇,复听菱歌愁。

岸曲迷后浦,沙明瞰前洲。

怀君不可见,望远增离忧。

摘要

李白创作的《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》是一首写给友人崔宗之的赠诗,表达在月夜江行中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。这首诗背景于李白漂泊生涯中的一次夜行,他借江月之景抒发孤寂与怀旧之情,描绘了宁静江面上的月光、流水与孤舟,以浪漫笔触展现自然之美。思想核心在于强调友情之珍贵与人生漂泊的无奈,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由精神的向往,诗中“江行”意象象征人生旅程,唤起读者共鸣。作为李白众多名作之一,此诗虽未获特定历史评价,但整体上延续了其诗仙风格的魅力,广为后人传诵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诗以秋夜泛舟为背景,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审美感受和深沉的离愁。开篇"飘飘江风起"四句,以清丽的笔触描绘出秋夜泛舟的闲适意境,风与树的萧飒、月与山的交融,构成一幅空灵的水墨画卷。"杳如星河上"四句转入更深层次的意境营造,浩浩归路与悠悠徂川相对,既写出空间的辽阔,又暗含时间的流逝。末四句直抒胸臆,蕙草菱歌的意象暗示年华易逝,而"怀君不可见"的直白倾诉,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高潮。全诗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完美融合,语言清丽自然,意境幽远深邃,体现了盛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。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