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曳杖歌

曳杖歌朗读
出自先秦:佚名的诗词

泰山其颓乎。

梁木其坏乎。

哲人其萎乎。

摘要

《曳杖歌》相传为孔子临终前所作,载于《礼记·檀弓下》。当时孔子病重,子贡前来探望,孔子拄杖立于门前,唱出此歌。歌中以"泰山其颓乎!梁木其坏乎!哲人其萎乎!"的层层递进之叹,借自然事物崩塌的意象,既表达对生命将逝的清醒认知,更暗含对礼乐理想未竟的深沉忧思。其"哲人萎乎"的自谓,既是对毕生追求的总结,亦流露出对大道未行的憾恨。全歌三叹三问,以简朴语言承载着哲人对生命终结的坦然与对文明传承的忧虑。后世视此歌为圣人临终的精神遗嘱,朱熹评其"结语三咏,有不胜其哀者",展现孔子面对死亡时从容坦荡的圣者气度,成为儒家生死观的经典诠释。

DeepSeek赏析

《论语》中这三句咏叹,以泰山崩塌、栋梁摧折为喻,道尽孔子对贤人逝去的无尽哀思。排比句式层层递进,初言山岳之颓,次述建筑之毁,终归于哲人凋零,将抽象的生命消逝具象化为天地间的宏大意象。"乎"字三叠,既作语助更添慨叹,让短短十二字承载了超越时空的悲怆。比兴手法尤为精妙,以自然伟物的倾颓暗喻精神支柱的崩塌,使哀悼之情既显沉痛又具崇高。这种托物抒怀的笔法,成为后世悼亡文学的典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