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哀江头

哀江头朗读
出自唐代杜甫的诗词

少陵野老吞声哭,春日潜行曲江曲。

江头宫殿锁千门,细柳新蒲为谁绿?忆昔霓旌下南苑,苑中万物生颜色。

昭阳殿里第一人,同辇随君侍君侧。

辇前才人带弓箭,白马嚼啮黄金勒。

翻身向天仰射云,一笑正坠双飞翼。

明眸皓齿今何在?血污游魂归不得。

清渭东流剑阁深,去住彼此无消息。

人生有情泪沾臆,江水江花岂终极!黄昏胡骑尘满城,欲往城南望城北。

摘要

杜甫的《哀江头》创作于唐代安史之乱期间(约公元759年),当时杜甫流亡至成都,亲历国家动荡与社会苦难。诗中借长江边景抒发深沉哀思,表达对国破家亡的悲痛、人民流离的同情,以及对和平安宁的向往,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。该诗被后世誉为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,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历史现实,文学价值极高,常被推崇为"诗史"典范,彰显了杜甫作为"诗圣"的深刻洞察与人文精神。

诗词大意

译文

祖居少陵的野老(杜甫自称)无声地痛哭,春天偷偷地来到了曲江边。

江岸的宫殿千门闭锁,细细的柳丝和新生的水蒲为谁而绿?

回忆当初皇帝的彩旗仪仗下了南苑,苑里的万物都生出光辉。

昭阳殿里的第一美人也同车出游,随侍在皇帝身旁。

车前的宫中女官带着弓箭,白马套着带嚼子的黄金马勒。

翻身朝天上的云层射去,一笑之间双飞的一对鸟儿便坠落在地。

杨贵妃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在哪里呢?鲜血玷污了她的游魂,再也不能归来!

清清的渭水向东流去,而玄宗所在的剑阁是那么深远。走的和留下的彼此没有消息。

人生有情,泪水沾湿了胸臆,江水的流淌和江花的开放哪里会有尽头呢?

黄昏时,胡骑扬起满城的尘土,我想去城南,却望着城北。

DeepSeek赏析

杜甫《哀江头》以曲江春色为背景,对比今昔盛衰,抒写国破家亡之痛。诗人以"吞声哭"三字开篇,将悲愤之情压抑到极致,曲江春色愈美,愈衬亡国之悲。"霓旌南苑"六句追忆当年繁华,杨妃与玄宗同辇游春的盛况,与后面的"明眸皓齿今何在"形成强烈反差。末段"人生有情"直抒胸臆,将个人感伤升华为时代悲歌。全诗以乐景写哀情,今昔对比中见沉痛,曲折顿挫的笔法,体现出杜诗"沉郁顿挫"的典型风格,堪称安史之乱时期最动人的诗史之作。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