丽人行
丽人行朗读三月三日天气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。
态浓意远淑且真,肌理细腻骨肉匀。
绣罗衣裳照暮春,蹙金孔雀银麒麟。
头上何所有?翠微盍叶垂鬓唇。
背后何所见?珠压腰衱稳称身。
就中云幕椒房亲,赐名大国虢与秦。
紫驼之峰出翠釜,水精之盘行素鳞。
犀箸厌饫久未下,鸾刀缕切空纷纶。
黄门飞鞚不动尘,御厨络绎送八珍。
箫鼓哀吟感鬼神,宾从杂遝实要津。
后来鞍马何逡巡,当轩下马入锦茵。
杨花雪落覆白苹,青鸟飞去衔红巾。
炙手可热势绝伦,慎莫近前丞相嗔!
摘要
杜甫的《丽人行》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乐府诗,写于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前夕。当时,杜甫目睹了杨贵妃等权贵在长安的奢靡生活,诗中通过描绘贵妇人华丽出游的场景,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荒淫腐败和社会不公。该诗表达了杜甫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,彰显了他的现实主义精神。后世高度评价《丽人行》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,被誉为揭露封建黑暗的经典诗篇,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。
诗词大意
译文
三月三日阳春时节天气清新,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。
姿态凝重神情高远文静自然,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。
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,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。
头上戴的是什么珠宝首饰呢?翡翠玉做的花饰垂挂在两鬓。
在她们的背后能看见什么呢?珠宝镶嵌的裙腰多稳当合身。
其中有几位都是后妃的亲戚,里面有虢国和秦国二位夫人。
翡翠蒸锅端出香喷的紫驼峰,水晶圆盘送来肥美的白鱼鲜。
她们捏着犀角筷子久久不动,厨师们快刀细切空忙了一场。
宦官骑马飞驰不敢扬起灰尘,御厨络绎不绝送来海味山珍。
笙箫鼓乐缠绵宛转感动鬼神,宾客随从满座都是达官贵人。
有一个骑马官人是何等骄横,车前下马从绣毯上走进帐门。
白雪似的杨花飘落覆盖浮萍,青鸟飞去衔起地上的红丝帕。
杨家气焰很高权势无与伦比,切勿近前以免丞相发怒斥人!
彭定求 等 .全唐诗(上) .上海 :上海古籍出版社 ,1986 :511 .
萧涤非 .杜甫诗选注 .北京 :人民文学出版社 ,1998 :28-30 .
DeepSeek赏析
这首《丽人行》以浓墨重彩的笔触描绘了唐代贵族妇女的奢华生活,堪称一幅盛唐社会风俗画。诗人从"三月三日"这一特定时令切入,以细腻的笔法勾勒出长安水边丽人如云的场景。"绣罗衣裳"、"蹙金孔雀"、"翠微盍叶"等意象层层铺排,极尽华美之能事,却又暗含讽刺之意。后半篇笔锋一转,由外表的描绘转入内里的揭露,"紫驼之峰"、"水精之盘"等珍馐美馔的铺陈,与"犀箸厌饫"的浪费形成强烈对比。结尾"炙手可热势绝伦"一句,将全诗的讽刺推向高潮,对杨国忠兄妹的骄奢淫逸进行了辛辣批判。全诗铺陈排比而不显呆板,含蓄讽刺而不失风雅,体现了杜甫诗歌"沉郁顿挫"的典型风格,堪称其"诗史"品格的代表作。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