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韩谏议注
寄韩谏议注朗读今我不乐思岳阳,身欲奋飞病在床。
美人娟娟隔秋水,濯足洞庭望八荒。
鸿飞冥冥日月白,青枫叶赤天雨霜。
玉京群帝集北斗,或骑麒麟翳凤凰。
芙蓉旌旗烟雾落,影动倒景摇潇湘。
星宫之君醉琼浆,羽人稀少不在旁。
似闻昨者赤松子,恐是汉代韩张良。
昔随刘氏定长安,帷幄未改神惨伤。
国家成败吾岂敢,色难腥腐餐枫香。
周南留滞古所惜,南极老人应寿昌。
美人胡为隔秋水,焉得置之贡玉堂。
摘要
杜甫的《寄韩谏议》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寓蜀中时创作的一首诗,寄给时任谏议大夫的韩朝宗。创作背景正值唐朝由盛转衰,杜甫经历战乱漂泊,诗中抒发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思念,同时表达了对国家动荡、民生苦难的忧虑,以及个人在乱世中的孤独与无奈。思想内涵深刻,展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现实主义精神。后世评价极高,这首诗被视为杜甫代表作之一,反映了唐代历史变迁,杜甫因此被尊为“诗圣”,其作品对中华文学影响深远。
DeepSeek赏析
杜甫《寄韩谏议》以瑰丽想象与深沉忧思构筑出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境界。开篇"今我不乐思岳阳"直抒胸臆,病榻之上的诗人神游八荒,勾勒出"美人隔秋水"的缥缈意象。诗中"鸿飞冥冥"至"影动倒景"六句,以道教神仙意象为经,以潇湘洞庭为纬,营造出光怪陆离的幻境。继而借赤松子、韩张良典故,暗喻对时局的忧虑。"国家成败"四句转而为沉痛喟叹,展现了诗人身处江湖而心系庙堂的赤子情怀。末句"美人胡为隔秋水"与开篇呼应,形成了完美的情感闭环。全诗将个人病苦、政治忧思与神仙幻境熔为一炉,展现了杜甫晚年诗艺的臻于化境。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