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王昌龄隐居
宿王昌龄隐居朗读清溪深不测,隐处唯孤云。
松际露微月,清光犹为君。
茅亭宿花影,药院滋苔纹。
余亦谢时去,西山鸾鹤群。
摘要
唐代诗人常建创作的《宿王昌龄隐居》,是他在拜访友人王昌龄隐居之所时所作,背景源于盛唐文人间的交往与隐逸风尚。诗中描绘了清幽的自然景致,如“清溪深不测,隐处唯孤云”,表达了对远离世俗纷扰、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,以及对友人高洁品格的敬仰和深厚友情。这首诗在文学史上评价卓著,被视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,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展现唐代隐逸诗的独特魅力,常被后世学者赞誉其艺术成就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五言律诗以清幽淡泊的笔触描绘隐逸之趣。首联"清溪深不测"四字即定下超尘脱俗的基调,以"孤云"喻示隐者高洁。颔联"松际露微月"造境空灵,月光仿佛专为隐者而明,暗含天人合一之思。颈联"茅亭"与"药院"相对,花影苔纹相映成趣,展现隐者日常生活的雅致。尾联直抒胸臆,"谢时去"三字表明决绝尘世之志,"鸾鹤群"更见高远。全诗意象清冷,意境空明,语言洗练,将隐逸之情与自然之景完美融合,体现了盛唐山水田园诗"清幽淡远"的艺术特色。

常建(708-765),唐代诗人,字号不详,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,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,长仕宦不得意,来往山水名胜,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。后移家隐居鄂渚。大历中,曾任盱眙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