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安遇冯著
长安遇冯著朗读客从东方来,衣上灞陵雨。
问客何为来,采山因买斧。
冥冥花正开,飏飏燕新乳。
昨别今已春,鬓丝生几缕。
摘要
韦应物的《长安遇冯著》创作于长安任职期间,友人冯著是一位仕途不甚得意的才士,曾经历洛阳求仕、灞陵隐居的漂泊生涯。诗中描绘了两人春日重逢的场景:细雨初晴,杨柳新绿,冯著风尘仆仆而来,衣上犹带灞陵山雨的气息。诗人借“采山因买斧”隐喻友人谋生之艰辛,又以“冥冥花正开,飏飏燕新乳”的自然生机暗含慰勉之情。结尾“今朝此为别,何处还相遇?世事波上舟,沿洄安得住”四句,既流露人生聚散无常的怅惘,又以豁达之语宽解友人——世事如波上行舟漂泊难定,不必执着于际遇沉浮。全诗语言质朴凝练,在平淡叙旧中深蕴对友人坎坷际遇的理解与抚慰,更透出对宦海浮沉的洞达与超脱,展现了韦应物诗歌“高雅闲淡”的独特气质。
诗词大意
译文
客人从东方过来,衣服上还带着灞陵的雨。
问客人为什么来,客人说为了上山砍伐树木来买斧头。
百花正在悄悄地盛开,轻盈的燕子正在哺乳新雏。
去年一别如今又是春天,两鬓的头发不知又生出多少。
全文赏析
诗人与朋友别后重逢,对朋友的遭遇深表同情,同时予以慰勉。全诗叙事中抒情写景,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。既情意深长,又生动活泼,清新明快,回味无穷。它的感人,首先在于诗人心胸坦荡,思想开朗,对生活充满信心,对前途有展望,对朋友充满热情。因此他能对一位不期而遇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,深表同情,体贴入微而又积极勉励。
本诗首二句主要是说冯著刚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,还是一派名士兼隐士的风度。接着,诗人自为问答,料想冯著来长安的目的和境遇。“采山”句是俏皮话,打趣语,大意是说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,但只得到一片荆棘,还得买斧斫除。其寓意即谓谋仕不遇,心中不快。诗人自为问答,诙谐打趣,显然是为了以轻快的情绪冲淡友人的不快,所以下文便转入慰勉,劝导冯著对前途要有信心。但是这层意思是巧妙地通过描写眼前的春景来表现的。
“冥冥花正开,飏飏燕新乳”。这两句大意是说,造化无语而繁花正在开放,燕子飞得那么欢快,因为它们刚哺育了雏燕。不难理解,诗人选择这样的形象,正是为了意味深长地劝导冯著不要为暂时失意而不快不平,勉励他相信大自然造化万物是公正不欺的,前辈关切爱护后代的感情是天然存在的,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般焕发才华,会有人来并切爱护的。
所以末二句,诗人以十分理解和同情的态度,满含笑意地体贴冯著说:你看,我们好像昨日才分别,如今已经是春天了,你的鬓发并没有白几缕,还不算老呀!这“今已春”正是承上二句而来的,末句则以反问勉励友人,盛年未逾,大有可为。
这首赠诗,以亲切诙谐的笔调,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、同情、体贴和慰勉。
这的确是一首情意深长而生动活泼的好诗。它的感人,首先在于诗人心胸坦荡,思想开朗,对生活有信心,对前途有展望,对朋友充满热情。因此他能对一位不期而遇的失意朋友,充分理解,真诚同情,体贴入微,而积极勉励。也正因如此,诗人采用活泼自由的古体形式,吸收了乐府歌行的结构、手法和语言。它在叙事中抒情写景,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,借写景以寄托寓意,用诙谐风趣来激励朋友。它的情调和风格,犹如小河流水,清新明快,而又委曲宛转,读来似乎一览无余,品尝则又回味不尽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五言古诗以简练白描见长,通过访客和主人一问一答的日常对话,透露出深沉的人生况味。开篇"衣上灞陵雨"的细节描写,既点明来处又暗含旅途艰辛。"采山因买斧"的问答看似平淡,却暗喻着生计之艰。后四句转写春日景象,"冥冥花正开,飏飏燕新乳"的盎然春意,与"鬓丝生几缕"的衰老感叹形成强烈反差。全诗在寻常对话中寄寓时光易逝之慨,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,体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悟。

韦应物(737~792),中国唐代诗人。汉族,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今传有10卷本《韦江州集》、两卷本《韦苏州诗集》、10卷本《韦苏州集》。散文仅存一篇。因出任过苏州刺史,世称“韦苏州”。诗风恬淡高远,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