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梦李白二首·其二

梦李白二首·其二朗读
出自唐代杜甫的诗词

浮云终日行,游子久不至。

三夜频梦君,情亲见君意。

告归常局促,苦道来不易。

江湖多风波,舟楫恐失坠。

出门搔白首,若负平生志。

冠盖满京华,斯人独憔悴。

孰云网恢恢,将老身反累。

千秋万岁名,寂寞身后事。

摘要

《梦李白二首·其二》是唐代诗人杜甫为思念挚友李白所作的组诗中的第二首。此诗约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(759年),当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,杜甫在秦州听闻消息,忧思难解,遂以诗寄情。诗中通过描写梦中李白"告归"时的憔悴身影——"冠盖满京华,斯人独憔悴"的强烈对比,痛诉世态炎凉;又以"江湖多风波,舟楫恐失坠"隐喻李白险恶的政治处境。最后发出"千秋万岁名,寂寞身后事"的千古慨叹,既是对李白文学成就的崇高礼赞,更是对其坎坷命运的悲愤控诉。全诗以虚写实,将梦境细节与现实忧思交织,字字血泪,展现了杜甫对李白超越生死的深厚情谊。此诗被历代评家誉为"至情至性之作",明代王嗣奭在《杜臆》中赞其"一字一泪,发自肺腑",其"水深波浪阔,无使蛟龙得"等句更成为后世表达忧患之情的经典意象。

诗词大意

译文

天上浮云日日飘来飘去,远游的故人却久去不归。

夜晚我屡屡梦中见到你,可知你对我的深情厚意。

分别是你总是神色匆匆,总说能来相见多么不易。

江湖上航行多险风恶浪,担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没。

出门时搔着满头的白发,悔恨辜负自己平生之志。

高车丽服显贵塞满京城,才华盖世你却容颜憔悴。

谁能说天理公道无欺人,迟暮之年却无辜受牵累。

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,难以补偿遭受的冷落悲戚。

参考资料

萧涤非.杜甫诗选注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8:122-124

蘅塘退士 等.唐诗三百首·宋词三百首·元曲三百首.北京:华文出版社,2009:6-7

DeepSeek赏析

杜甫《梦李白》二首之一,以沉郁顿挫之笔,写尽对挚友的深切思念与人生感慨。开篇"浮云"意象既喻游子漂泊,又暗含世事无常,奠定全诗苍凉基调。"三夜频梦"四句,直抒胸臆,将梦中相见、醒后惆怅之情写得缠绵悱恻。后八句转入对李白命运的悲叹,"冠盖满京华"的强烈对比,凸显天才诗人的落拓。结尾"千秋万岁名"二句,看似旷达,实含无限悲凉,道尽文人千古同慨。全诗虚实相生,梦里梦外交织,展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典型风格。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