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沙过贾谊宅
长沙过贾谊宅朗读三年谪宦此栖迟,万古惟留楚客悲。
秋草独寻人去后,寒林空见日斜时。
汉文有道恩犹薄,湘水无情吊岂知。
寂寂江山摇落处,怜君何事到天涯。
摘要
《长沙过贾谊宅》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怀古诗。这首诗写于刘长卿贬谪途中,他途经长沙时访问西汉贾谊的故居,有感于贾谊的悲剧命运与自己仕途的相似坎坷,借古抒怀。诗中通过描绘荒宅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贾谊的深切同情和自身怀才不遇的悲愤,抒发了人生际遇无常、理想破灭的哀思。在历史评价上,这首诗被誉为刘长卿的代表作,展现了唐代怀古诗的深沉情感与精炼艺术,被后世推崇为唐诗佳作,影响深远。
诗词大意
译文
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,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。
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,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。
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,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?
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,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?
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 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356
蘅塘退士 等.唐诗三百首·宋词三百首·元曲三百首.北京:华文出版社,2009:159
DeepSeek赏析
这首《长沙过贾谊宅》以深沉的笔调抒写对贾谊的追怀之情,开篇即以"三年谪宦"点明贾谊遭贬的悲剧命运。"楚客悲"三字既写贾谊,亦暗含诗人自况。颔联"秋草"、"寒林"等意象营造出萧瑟悲凉的意境,暗示人去楼空的怅惘。颈联借汉文帝暗讽当朝统治者不能善用人才,以湘水无情反衬诗人吊古伤今的深情。尾联"寂寂江山"与"摇落"相呼应,结句"怜君何事到天涯"一问,沉痛中见悲愤。全诗以景衬情,古今交融,展现了刘长卿沉郁顿挫的诗风。

刘长卿(约726 — 约786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后为长洲县尉,因事下狱,贬南巴尉。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