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李儋元锡
寄李儋元锡朗读去年花里逢君别,今日花开又一年。
世事茫茫难自料,春愁黯黯独成眠。
身多疾病思田里,邑有流亡愧俸钱。
闻道欲来相问讯,西楼望月几回圆。
摘要
《寄李儋元锡》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七言律诗代表作,约作于唐德宗兴元元年(784年)诗人任滁州刺史期间。时值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、民生凋敝,韦应物在春日病起时感怀时局动荡,思念挚友李儋、元锡而作。诗中"世事茫茫难自料"道出对国事纷乱的忧虑,"邑有流亡愧俸钱"更以沉痛笔触坦露身为地方官面对流民的自责,展现了古代士大夫的良知与担当。尾联"西楼望月几回圆"将忧国之情与思友之切交融升华。此诗尤以"愧俸钱"一句震撼千古,宋代范仲淹赞为"仁人之言",朱熹评其"温润中有风骨",后世更推许其为展现古代官吏责任意识的典范之作。
诗词大意
译文
去年那花开时节我们依依惜别,如今花开时节我们分别已一年。
世事渺茫自我的命运怎能预料,只有黯然的春愁让我孤枕难眠。
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,看着流亡的百姓愧对国家俸禄。
早听说你将要来此地与我相见,我到西楼眺望几度看到明月圆。
注解
去年花里逢君别,今日花开又一年。
世事茫茫难自料,春愁黯(àn)黯独成眠。春愁:因春季来临而引起的愁绪。黯黯:低沉暗淡。一作“忽忽”。
身多疾病思田里,邑有流亡愧俸钱。思田里:想念田园乡里,即想到归隐。邑有流亡:指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还有百姓流亡。愧俸钱:感到惭愧的是自己食国家的俸禄,而没有把百姓安定下来。
闻道欲来相问讯,西楼望月几回圆。 问讯:探望。
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438
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257-258
蘅塘退士 等.唐诗三百首·宋词三百首·元曲三百首.北京:华文出版社,2009:160
DeepSeek赏析
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与孤独愁绪。开篇以花开花落起兴,点明时光流逝之迅疾。"世事茫茫"二句道尽人生无常、愁思缠绕的困境,尤其"独成眠"三字尽显孤寂心境。后四句写身世之悲,既有疾病缠身的无奈,又含对百姓流离的愧疚,可见诗人的忧患意识与仁者情怀。末二句以期待友人相询作结,更反衬出平日的孤独。全诗情感真挚,语言平实,将个人际遇与时代悲悯融为一体,展现了唐代士大夫特有的家国情怀与精神困境。

韦应物(737~792),中国唐代诗人。汉族,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今传有10卷本《韦江州集》、两卷本《韦苏州诗集》、10卷本《韦苏州集》。散文仅存一篇。因出任过苏州刺史,世称“韦苏州”。诗风恬淡高远,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。